文/氣球
喜帖可以說是新人籌備婚禮的過程中,第一個用來連繫親朋好友、發送喜訊的媒介。不過該怎麼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喜帖呢?話不多說,先來了解喜帖這個東西吧!讓MY WEDDiNG從喜帖的類別、數量、選擇與製作、設計要點等四個層面來一一做介紹,讓你/妳能快速的弄懂該怎麼準備喜帖!
喜帖的類別
新人帖(平輩)
新人帖是發送給新人的朋友、同事等平輩友人的喜帖,「不適合」發送給長輩。內容可以寫得比較活潑,也不需要將家長的名字列上去。不過,也有人認為將家長的名字寫上比較守禮,這部分建議要跟家中長輩好好討論。
男方帖/女方帖(長輩)
有些新人會分兩次宴客,分別是結婚和歸寧。結婚的主婚人是男方,喜帖上男方的名字會在前面,並且羅列男方家長OOO、OOO鞠躬;反之,歸寧的主婚人是女方,故女方的名字會在前面,並且加上女方家長鞠躬。
雙方合帖(長輩)
如果新人是一起宴客,則可以選用合帖。將雙方的名字並排,加上雙方家長鞠躬即可。有些新人為求方便,儘管是分開宴客,也會統一採用合帖。
十二版帖(母舅帖、親家帖)
傳統的婚禮習俗中,還有一種十二版帖。它是一種請帖,男方必須親自送上十二版帖給女方父母和男方舅舅以示尊重。
喜帖的數量
喜帖多印了浪費,少了又尷尬。臨時加印多花錢事小,來不及就麻煩了。那到底要怎麼預估喜帖的數量呢?其實最精確的當然是親自致電邀請親朋好友,確定要來參加的人數,並抓個備用數量。
如果只能抓個大概數量,以下提供一個估算喜帖數量的公式:
婚宴桌數* 每桌人數* 0.7 ≈喜帖數量
為求保險,也可以多預留一至兩成的數量,記得若只包禮金不出席,在禮節上一樣要發喜帖哦!另外,家裡從軍、從政,或是經營公司者,需要再多抓個一至兩成的數量。禮多人不怪,婚喪喜慶是軍、政、商人重視的交際場合,可別疏忽了。
喜帖的選擇與製作
大致上有三種分類:自製喜帖、客製化喜帖、傳統喜帖。
自製喜帖
這是自由度最高,卻也最費工的方式。如果時間充裕,或本身具設計背景,建議新人可以挑戰看看!不過在最後送印的部分,可能會有比較高的花費哦!可以多比較幾間印刷廠商的價格,記得要考慮到數量、燙金與否、開版費等等,也建議新人可以到印刷廠或門市選擇想要的紙材與磅數,這可是會影響到喜帖的最後呈現質感唷!
客製化喜帖
客製化喜帖會廣受新人歡迎不是沒有原因的。這是一種折衷的辦法,由廠商負責設計基本版型,新人則可以有相當高的程度決定自己想要的主題、配色、字體、排版等。部分新人會採取更偏向自製的作法。他們會讓廠商提供喜帖的封面、外頁,幫他們完成較為複雜的鑲鑽、燙金、鏤刻等設計;自己則僅需要選擇喜歡的紙張,並且設計內頁。
傳統喜帖
傳統喜帖最大的優點就是快、簡單、長輩容易接受!選用此方式的新人,建議可以多找幾家廠商、多看些樣品做比較,挑選合適的喜帖。
除了以上三種喜帖外,現在也越來越多新人,提倡環保及便利,而使用「電子喜帖」!像是安以軒6/5要在夏威夷舉辦婚禮就是使用電子喜帖哦!不過這方式建議寄送給新人的朋友、同事等平輩友人為主,長輩還是以紙本喜帖較好哦!
喜帖的設計要點
主題
許多新人相當注重喜宴的主題感,從喜宴場地佈置、婚紗、喜帖、喜餅等,都是同一個主題,所以別忘了喜帖也必須融入主題哦!這點非常重要,否則喜帖做得再漂亮,卻和其他東西格格不入,就可惜了。
風格
- 美式明信片:明信片喜帖,正面放上唯美的婚紗照;背面則是喜宴資訊。俐落大方!
- 法式厚卡:和明信片一樣是單張卡片的形式,只是紙面較小、厚度更厚。可以加入特殊設計,比方加入月曆並圈出喜宴日期。
- 中式現代喜帖:有些新人認為中式大紅喜帖給人一種古板的印象。其實中式不必非要大紅,只要在設計裡加入一些中國風的元素,譬如邊邊角角加上中國式的鏤刻,就能為喜帖增添一層韻味。
信封尺寸
是的,是信封尺寸,不是喜帖尺寸。信封的尺寸比較難調整,所以建議新人動手設計前,先想好信封大小,以此作為喜帖尺寸的依據。
喜帖材質
紙質是質感的關鍵,甚至有新人使用木質來印製喜帖。當然,材質好壞和價格有絕對的關係,在選擇材質的過程,別忘了衡量預算。
貼心注意
- 喜帖建議在喜宴前三週至一個月發送。太早賓客容易忘記時間;太晚又可能已經安排其他活動。
- 若有發送給海外親友的需求,則得提早三到六個月。或者事先致電告知,就可以晚一點再補送喜帖。
- 喜帖印製時間建議估個兩週比較保守。
- 許多廠商提供喜帖樣品。由於喜帖的質感、重量等在照片上不容易看出來,建議選擇客製化或傳統喜帖的新人,可以盡量跟廠商索取樣品。
新人是否對喜帖多了一些認識了呢?透過新人的用心,賓客收到的將不再只是提供資訊的喜帖,而是值得收藏的紀念品。
Photo taken from pixabay